许青看着众人,再度问道:“常宁自主制造的蒸汽机如何了?”
“启禀王爷,在我们出的时候已经有一台制造出来了,并且经过了测试。”
有人站了起来,一脸兴奋。
既然有更先进的蒸汽机图纸,又有各种机床。
那么蒸汽机自然不用逐步改进,制造出来就能投入使用。
这还是常宁县最近的事太多,又要展电力,又要建图书馆,又要建京宁公路。
不单单这些,还得经常上课。
因此多数人才都是分身乏术,甚至宋应星还得经常去京城主持电线的铺设。
要不是一众人才被这种种事情耽误,如果是一心一意制造蒸汽机,早就造出来了。
“很好,看来本王不在常宁,你们也没有懈怠。”
许青在江南,自然不方便了解常宁的状况。
不过他也不太担心,因为常宁早已经上了正轨了。
“既然蒸汽机已经造出来了,本王会让他们加紧时间量产,并且运来江南。”
听着许青的话,不少人激动了起来。
他们想到了一个可能。
“难道是……”
“没错,接下来工业革命将会在江南开始,而你们的任务就是制造出能利用蒸汽机动力的纺纱机和织布机。”
许青环顾着众人:“你们谁懂这方面的知识?”
人群之中,又有十多人站了起来。
他们每个人都是神色激动,恨不得能立即施展抱负。
“王爷,我们在图书馆里看过不少类似的机器介绍。”
“这次我们还将部分书籍带过来了,还有设计图,一定能胜任的。”
部分书籍也随他们一起来了江南,只不过这些书非常重要,所以有专人看守。
“很好,有你们在本王放心,有些零件无法制造可以让常宁县制造好再运下来。”
这次他们下来,自然带了一些工具。
但这些工具依旧比不上常宁县的。
当然了,许青可以从后世购买、定制。
甚至直接买蒸汽机、纺织机等。
但这弊大于利。
倒不是舍不得后世的钱,而是全部都靠从后世买,只会影响大明的科研与制造热情。
后世的科技之所以达,可不是因为科研人员包括背后财团的大公无私。